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参加第六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体化建设实践研讨会

发布者:冯洁发布时间:2025-11-10浏览次数:11

11月8日,第六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研讨会在沪举行,研讨会以“数智时代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范式重构与实践创新”为主题开展,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、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上海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主论坛会场,共探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路径。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董旖旎、院长严运楼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马可受邀参会,并在主论坛及平行分论坛中深度参与研讨。

研讨会同步开展四个平行分论坛。

董旖旎在第四分论坛以《高校“大思政课”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的实践路径研究》为题作主旨发言。她指出,要通过系统化设计打破思政教育“孤岛效应”,构建“主体协同—组织保障—内容供给—结果考核”的闭环机制。

马可在第二分论坛以《“AI伴学”下“行走的思政课”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的逻辑理路》为题作交流发言,从何以要为、何以可为、何以作为、何以保障、何以追求五个方面,阐释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。

严运楼作为点评专家,结合研讨内容提出三点思考: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协同机制设计,强化各主体间的联动效能;二是要推动数字赋能在思政教育中的落地见效,避免技术应用流于形式;三是要细化思政教师专业能力标准,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明确指引。

学院教师在论坛上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贡献了“上工程马院智慧”。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深化思政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,持续拓展高水平交流合作,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、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。